賦得暮雨送李曹
韋應物
楚江微雨里,建業暮鐘時。
漠漠帆來重,冥冥鳥去遲。
海門深不見,浦樹遠含滋。
相送情無限,沾襟比散絲。
8.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,不正確的兩項是
A.首聯直切詩題“暮雨”,一個“里”字,既寫雨絲纏身之狀,又描繪了一個細雨籠罩的送別場面,低迷壓抑。
B.頷聯“重”“遲”二字用意精深,重,寫細雨濕帆,帆濕而重;遲,則移情于鳥,鳥亦感懷傷別,遲遲不愿離去。
C.頷聯不寫離舟而寫來帆,別具匠心,暗示離舟已從視線中消失,詩人久留不歸。對來帆的關注,正是對去帆的遙念。
D.頸聯寫海門不見,浦樹含滋,意在想象李曹東去,是虛實相生的表現手法,眼前景與意中景并列,表達了兩地相思的深情,。
E.從結構上來說,全詩以“微雨”起,用“散絲”結,前后呼應,聯聯寫雨,一脈貫通,渾然成境。
9.這首詩與王勃的《送杜少府之任蜀川》題材相似,但情景關系的處理卻有所不同,請指出二者的不同之處。
參考答案 新炬吧考試網(www.xinjuba.com)整理
8.BD
9.韋應物詩雖寫送別,卻重在寫景。前三聯鋪寫渲染煙雨、暮色、重帆、遲鳥、海門、浦樹等景物,形成了濃重的凄婉壓抑的離別氛圍,尾聯才情感迸發,全詩以衷景抒衷情,情感基調低迷感傷。王詩只在首聯寫景,重點在寬慰別情。(l分)首聯寫兩地地形風貌,意境蒼茫開闊,后三聯均在表達友情深厚.不受時空局限的豁達情懷,一洗送別詩中悲苦纏綿之態,全詩以壯闊之景寫高遠之情,情感基調高昂曠達。
【解析】
8.試題分析:B項,遲,應是遲緩之意。“烏亦感懷傷別,遲遲不愿意離去”,是對遲字的過度解讀,該句寫天色昏暗鳥兒飛得遲緩,應是飛鳥入雨,振翅不速。
D項,“表達了異地相思的深情”錯。該句用想象開拓了審美空間,抒情更加邀遠深邃,但表達的仍是詩人悵惘凄戚戚的離情,沒有兩地相思之意。
9.試題分析:注意分析二者之間的景物是什么,創設的意境是什么,表達的情感是什么。